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2025 年国土空间规划学术年会于11月14-16日在厦门大学召开。本次会议围绕“面向‘十五五’时期的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”的主题,聚焦探讨新形势下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的重点任务与难点问题,深入交流新理论、新范式、新方法及新技术,共同推动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的创新发展。
我院马小毅副院长、江雪峰副所长携我院近年来参与国土空间规划试点工作的研究成果,在本次会议上做3场精彩报告,从规划院所转型、交通专项规划体系建构、交通与空间协同等角度,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创新发展注入广州智慧。

聚焦 “十五五” 变革,马小毅副院长两场报告解码交通规划新路径
在特别论坛 “规划院所十五五变革之道” 上,马小毅以《广州市 “十五五” 交通规划转型思考》为题,深度剖析 “十五五” 时期城市交通发展的新要求、新挑战。他从“为什么、怎么干、干什么”三个层面,深度阐述行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,对新规划体系下的真问题、真需求、真价值、真落地进行剖析,提出规划院所在十五五期间调战略、调心态、调方法的发展路径,并以“勇尝试”为核心介绍我院在规划体系改革中的探索。

在分论坛 19 “国土交通规划” 中,马小毅的《广州市国土空间综合交通专项规划体系建构与实施》报告,聚焦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综合交通专项规划的体系重构、协同机制、实施路径,详细介绍了广州在交通与国土空间多规融合、资源高效配置、功能精准衔接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。这一报告是对我院在规划体系改革中工作的全景式、阶段性总结,充分体现了我院响应“存量提质增效为主”发展阶段的工作。

深耕协同创新,面向低效站点“真问题”解析交通-空间协同实践
江雪峰在分论坛 15 “交通与国土空间协同规划” 中,以《广州市交通 - 国土空间协同探索 —— 低效轨道站点案例》为题,通过低效轨道站点的识别、原因剖析与优化策略,生动呈现了广州在交通与国土空间协同发展中的创新尝试。报告聚焦 “轨道站点 - 周边空间” 的联动发展,为破解轨道站点低效利用难题、推动交通与空间协同增值提供了 “广州方案”。

此次学术年会汇聚了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前沿智慧,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两位专家的报告紧扣 “十五五” 规划与国土空间治理核心议题,既展现了广州在交通规划与国土空间协同领域的领先实践,也为探索建设创新、宜居、美丽、韧性、文明、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空间规划新路径贡献力量。





0
2025.11.20













